做好党的十九大期间等重要时期保电工作。
多家知名企业的破产让这个行业蒙上了沉重的阴影。作为一家世界性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,无锡尚德2005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,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民营企业,后来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。
在经历了行业整体狂欢之后,光伏业遭遇了断崖式萎缩,并且,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行业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突破困局。这是继无锡尚德、超日太阳能和江西赛维之后,中国第四家破产重整的知名光伏企业。前景依旧可期尽管光伏产业遭遇严重寒冬,但是全世界都在倡导新能源,太阳能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,未来前景依然被看好。未来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,龙头企业优势明显高于二三线企业,更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近期,知名光伏企业天威集团的破产重整让这个行业再次蒙上沉重的阴影。
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,中国光伏组件领域过去曾出现过中小企业的破产潮。赛维是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,2007年6月1日登陆纽交所的赛维LDK创下了中国新能源领域迄今无法超越的最大一次IPO,并于当年10月达到市值巅峰的102.85亿美元。此外,今年组件主流标准将从目前的规格290W提升到295W/300W,若要达到这样的瓦数条件,采用PERC技术将是最经济也最可行的选择
柯震宇表示,面对竞争对手来势汹汹,台厂的生产运营策略必须有所因应,如中美晶保持PERC单晶电池效率的领先优势,目前量产可超过21.3%,技术开发能力是业界之最,而新日光把重心移转到增加高效能组件生产规模上,增加太阳能电站合作项目的合作,昱晶和太极则规划增加建置第三地的PERC产能投资作为主要目标,利用第三地的出口价格优势销售至欧美国家。不过,台厂在今年也将面临挑战,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韩华Q-cells产能龙头和众多中国电池厂的快速崛起。台厂PERC高效电池品质佳,积极调整运营策略保优势以厂商而言,台厂PERC高效电池的整体生产品质相当优异,不论在电池效率或生产良率上都有出色的表现,因此即便在PERC产能扩充上较缺乏优势,仍持续获得青睐。PERC(Passivated Emitterand Rear Cell)太阳能电池在技术与设备上已趋成熟,今年将开始步入量产化的高峰阶段。
此外,由于电池产能不断增加,长期而言电池价格将持续下跌。柯震宇指出,受惠于高效能组件与分布式的市场需求增加,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领跑者计划的门槛限制等因素,高效能产品还是市场上的首选,也使得PERC单晶和传统单晶电池一直保有US$0.05/W以上的价格差距,可获得较高利润。
EnergyTrend分析师柯震宇表示,今年的太阳能市场恐将重现去年的市况,需求上半年热下半年冷,形成一个失衡的周期。在此趋势下,具有效率优势的PERC单晶电池显得相对保值。TrendForce新能源研究(EnergyTrend)最新PERC技术专题报告预估,201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将持续增加,而自2016年开始大幅扩充的PERC产能将在2017年上半年陆续调整完毕,全年度PERC电池产能规模将达25GW,产出总量将倍增。此外,今年组件主流标准将从目前的规格290W提升到295W/300W,若要达到这样的瓦数条件,采用PERC技术将是最经济也最可行的选择
2016年,光伏发电量287.17亿千瓦时,占全网总发电量的4.57%;利用小时数1151小时,弃光电量70.42亿千瓦时,弃光率19.81%。西北五省(区)中,新疆、甘肃光伏发电运行较为困难,弃光率为32.23%和30.45%。西北五省(区)中,甘肃、新疆、宁夏风电运行形势最为严峻,弃风率依次为43.11%、38.37%和13.05%。此外,陕西弃风率为6.61%,青海未发生弃风限电现象。
2016年,西北五省(区)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011万千瓦(10.11GW),截至2016年年底,累计并网容量3037万千瓦(30.37GW),占全网总装机的13.8%。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,西北区域新能源装机增长过快,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,2016年宁夏自治区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1152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1337.5万千瓦;甘肃省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1339.1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1957.4万千瓦;新疆自治区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2603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2477.4万千瓦,其中新疆自治区新能源全部接入国网新疆公司所属电网,但其用电负荷在全自治区所占比例不到50%。
2016年,西北五省(区)新增风电并网容量681.3万千瓦,截至2016年年底,累计并网容量4329万千瓦,占全网总装机的19.6%。此外,宁夏弃光率7.15%,青海弃光率8.33%,陕西首次发生弃光限电情况,弃光率为6.89%。
从并网运行角度来看,新能源发电受限原因主要包括:新能源分布较为集中,电网调峰能力不足;外送通道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匹配,电网送出能力有限;电网存在薄弱环节,部分区域受网架约束影响消纳等三个方面。2016年,风电发电量524.64亿千瓦时,占全网总发电量的8.4%;利用小时数1424小时,弃风电量262.25亿千瓦时,弃风率33.34%此外,陕西弃风率为6.61%,青海未发生弃风限电现象。西北五省(区)中,新疆、甘肃光伏发电运行较为困难,弃光率为32.23%和30.45%。从并网运行角度来看,新能源发电受限原因主要包括:新能源分布较为集中,电网调峰能力不足;外送通道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匹配,电网送出能力有限;电网存在薄弱环节,部分区域受网架约束影响消纳等三个方面。2016年,光伏发电量287.17亿千瓦时,占全网总发电量的4.57%;利用小时数1151小时,弃光电量70.42亿千瓦时,弃光率19.81%。
2016年,风电发电量524.64亿千瓦时,占全网总发电量的8.4%;利用小时数1424小时,弃风电量262.25亿千瓦时,弃风率33.34%。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,西北区域新能源装机增长过快,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,2016年宁夏自治区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1152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1337.5万千瓦;甘肃省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1339.1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1957.4万千瓦;新疆自治区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为2603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2477.4万千瓦,其中新疆自治区新能源全部接入国网新疆公司所属电网,但其用电负荷在全自治区所占比例不到50%。
2016年,西北五省(区)新增风电并网容量681.3万千瓦,截至2016年年底,累计并网容量4329万千瓦,占全网总装机的19.6%。此外,宁夏弃光率7.15%,青海弃光率8.33%,陕西首次发生弃光限电情况,弃光率为6.89%。
西北五省(区)中,甘肃、新疆、宁夏风电运行形势最为严峻,弃风率依次为43.11%、38.37%和13.05%。2016年,西北五省(区)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011万千瓦(10.11GW),截至2016年年底,累计并网容量3037万千瓦(30.37GW),占全网总装机的13.8%
总体来看救市政策对行业的拉动作用需在中长期体现,分布式预期之下的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凛冬,政府频频释放政策层面的温暖信号。中信证券(600030)分析称,一方面国内硅片成本已极低,另一方面在国家补贴、并网等促进政策下,国内光伏分布式发电工程市场面临爆发。在欧盟启动反倾销调查申请后仅一个月,在美国上市的大全新能源、尚德电力和晶澳太阳能等企业由于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,频繁收到退市警告。
印度随后跟风发起针对中国相关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,欧盟光伏产业联盟于9月25日进一步对中国光伏产品发动反补贴诉讼。据《中国联合商报》昨日报道,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光伏业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,减少进出口企业数量,提高准入门槛。
9月份,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,进一步落实有关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,要求31个省市上报示范区名单。从已公布的半年报情况看,光伏板块业绩继续恶化,下游组件类公司处于谷底徘徊,上游后周期设备类公司业绩恶化还在路上。
光伏大省江苏近日发布扶持政策,明确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2012年1.3元/千瓦时,随后3年内逐年降低0.05元/千瓦时。国泰君安分析师侯文涛认为,销售低迷和经营困难仍是企业未来的主流状态。
随后,欧盟也对中国光伏产品挥起大棒。10月26日,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对6MW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免费并网服务,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,可以自发自用、余量上网,解决了此前困扰多年的并网难问题。11月5日,商务部于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至WTO。上半年赛维LDK净亏损额为10.8亿元,负债总额266.76亿元;大全新能源净亏损2080万美元;英利新能源也连续四个季度报亏,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.4亿美元。
维持太阳能、风电、动力电池中性投资评级。资料显示,在去年美国双反时,国内就有80%以上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,由于中国光伏出口欧洲市场高达70%,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更是致命性的。
今年9月初,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、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,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。在光伏救市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,业内一些机构认为,虽然整个行业短期内很难出现大机会,但中长期来看,有政策支持和有核心竞争力的光伏上市公司将会率先受益。
11月16日,江西赛维LDK也收到来自纽交所的退市警告,成为今年8月以来的第四家面临美国退市的中国光伏企业。数据显示,截至11月,国家发改委审批了约60个光伏发电项目,装机容量合计100万千瓦,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0%。